點擊數:25152017-11-10 09:22:31
2017年11月4日,我公司組織全體在司人員,認真學習傳達貫徹黨的十九大會議精神。積極響應黨的號召,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邁進新的時代,開啟新征程,續寫新篇章,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
1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十九大報告提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
2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這是十九大報告作出的一個重大判斷。十九大報告闡述了這個新時代三個層面的意義和五個方面的定位。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相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也發生轉化。
3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
“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是關系全局的歷史性變化,但沒有改變我們對我國社會主義所處歷史階段的判斷,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
十九大報告提出,圍繞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我們黨進行艱辛理論探索,取得重大理論創新成果,形成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這一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十九大報告提出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十四條基本方略,包括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人民當家作主、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堅持“一國兩制”和促進祖國統一、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持全面從嚴治黨。
6 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
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十四條基本方略中,擺在第一條的是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報告重申,“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
7 “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
十九大報告提出,從十九大到二十大,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我們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又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
8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
十九大報告提出,綜合分析國際國內形勢和我國發展條件,從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可以分兩個階段來安排。
第一個階段,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第二個階段,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9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十九大報告提出“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奮斗”。社會主義現代化奮斗目標從“富強民主文明和諧”進一步拓展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增加了“美麗”,經濟、政治、文明、社會、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與現代化建設目標有了更好的對接。
10 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保證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
“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凝煉的表述。
11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
12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并將其與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并列。
13 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
十九大報告提出,賦予自由貿易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
14 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領導小組
十九大報告提出,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領導小組,加強對法治中國建設的統一領導。
15 推進合憲性審查